|
singer ( singer641.singeredu@blogger.com ) 寄了一則新聞給您: 台大類卵子,全球複製新希望 2007-03-10 |
從幹細胞培育 具生殖基因表現?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利用本土胚胎幹細胞培育出全球第一顆內含卵子的類似卵巢濾泡組織,且具生殖基因表現。未來若技術成熟且卵子能量產,將有助實現複製科技的明日之夢,讓不孕婦女訂製卵子,生下自己的寶寶。 去年底此研究發表在網路版期刊時,即獲本報獨家報導,最近則是正式發表,台大所培育出的卵泡,更榮登二月份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封面。 倫理爭議在所難免 何弘能態度謹慎 台大幹細胞研究團隊是在副院長何弘能領導下獲得此一重大突破,不過何弘能強調,這些還不能稱為真正的卵子,除非能證實有受孕能力。不過這類研究勢必引發嚴重倫理爭議,必須非常謹慎。 主要研究者台大婦產部助理教授陳信孚表示,台大將自行培育的三株本土胚胎幹細胞「台大一號、二號與三號」,放入獨家培養液中,經過無數次嘗試,終於成功培育出類似卵泡,內含卵子與顆粒細胞。 然而,若要讓不孕婦女受孕,這些卵子並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先透過「核轉殖」的複製技術,將不孕婦女的細胞核植入這些卵子中,接著再將卵子培育成胚胎幹細胞,然後誘導成所需要的各種器官組織,包括卵子,此時才能用於人工生殖。 若貨真價實又量產 複製困境頓解 台大所培育出的類似卵子,將來若被證明是「貨真價實」,又能量產,將能解決全球卵子不足的困境,讓複製科技有突破性進展。身陷論文造假醜聞的南韓科學家黃禹錫,就因為拿了女助理的卵子做研究,引發倫理爭議,飽受抨擊。 陳信孚表示,卵巢早衰的婦女不僅不孕,也缺乏女性荷爾蒙,補充荷爾蒙治療又擔心乳癌等後遺症。如果能複製卵巢組織,直接移植到患者體內,將能根治此疾病。 |
自由電子報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2007 ©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台大類卵子,全球複製新希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